陕南农村传播媒介生态分析与对策
作者: 闵阳    日期:2016-12-05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传播功能 媒介结构 媒介生态 改善途径 陕南农村 
描述:
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
作者: 贾先文  日期:2010-04-01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 居民参与 社区化 
描述:“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而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流失非常严重。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关键原因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参与不足,没有发挥农村社区应有的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理论视角论述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即两极失范),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处于两难境地,社区作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部分矫正了公共服务的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实践视角论证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政府与市场失灵状况,剖析了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所实行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准”社区化实践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还不是真正的社区化。 接着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创造了宏观环境。农村社区雄厚的社会资本、不断壮大的社区组织、不断增加的农村社区精英以及新型农民的出现使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在微观上具备的内在条件。 论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路径选择。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监督、管理、评估,多方参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消费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以利于居民的参与、遏制“免费搭车”、减少交易费用。 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动员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增加社区投入、创建利于社区居民因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而流动的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等等,以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社区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村社区的道德机制、社区社会资本等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化是减少交易成本、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能起到矫正公共服务的政府与市场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作用。其次,我国农村在宏观和微观上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再次,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以社区为平台,重构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的整合作用,发挥社区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施。同时,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打破了以往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开创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论文提出以公共服务社区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将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接了起来,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论文将社区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之中,能升华其学科的内涵,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
作者: 秦伟明  日期:2010-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家书屋 多元投资 公共文化产品 供给方式 
描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们常说“我们和城里最大的差距是文化”,一句话道出了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意义。“农家书屋”工程是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西部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保障。为此,本文立足西部农村,以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在对公共文化产品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内涵、特点以及供给方式,分析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在对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最后,以“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经验为借鉴,提出完善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基本目标和途径。
建行甘肃分行农耕文明涉农个贷创新研究
作者: 田邯平  日期:2012-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耕文明 涉农个贷 创新研究 建行甘肃分行 
描述: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农”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甘肃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的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惠民、富民的重大举措,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建设银行甘肃分行的努力,长期以来,建行甘肃省分行以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创新业务,调整信贷结构,主动支持服务“三农”。遵照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中鼓励创新、支持“三农”的精神和甘肃陇东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创设了“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品牌,积极服务全省“三农”经济建设。“农耕文明”涉农个贷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贷款和个人支农贷款两大类,涉及了农民生活、生产、消费三大方面的资金需求。本文正是在甘肃服务“三农”和拥有丰富“农耕文明”的背景下,阐述了建行甘肃分行利用本省具有的诸多“农耕文明”在践行服务“三农”方面的具体案例。论文以建行甘肃分行通过涉农贷款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建行甘肃分行弘扬和宣传甘肃“农耕文明”为辅线,一主一辅贯穿全文,层次分明而又详细的探讨了建行甘肃分行有关“农耕文明”涉农贷款的创新性。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供需矛盾研究
作者: 王碧程  日期:2010-03-01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供给 
描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当中不止一次的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三农”问题的投入作为“一号文件”刊发,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农村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也随之被更加看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迈出了新步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见形成。 在本文中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入手,详细分析了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政府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惠及百姓,推动着人们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参与热情的提高。然而,政府文化供给不足与农民的文化活动需求日益提高之间的不适应;文化机构及人才的匮乏;机制、制度与农民需求发展不适应的矛盾等仍存在。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还有更大量的工作要做,这就需要继续把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努力在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渠道上下功夫,在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上取得明显成效。要进一步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措施,深入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参与式视角下乡村文化动员研究
作者: 涂羿南  日期:2014-12-0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价值理念 文化动员 参与式理念 乡村文化 
描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农村的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但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经济上的相对落后让乡村居民逐步失去其对乡村文化及自身的认同感,在归属感缺失和核心价值观衰退的情况下,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如农民的信仰体系紊乱和价值观失落,如乡村生活落后,陈规陋习泛起,甚至于导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此外,叶敬忠教授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和乡村治理理论研究提出,在新农村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就必须保证农民的“话语权”,保证各利益群体在社会事物参与过程中的话语权,并在决策和选择过程中的介入、承诺和贡献、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和自组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有所体现。基于此,本研究借助参与式发展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着眼于“大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建设,在现有社会环境及乡村文化资源基础之上,以陕西省洛川县槐柏镇为例,对现有乡村文化动员的组织及其功效(即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高效且可操作的乡村文化动员体系的建立,在现在的资源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力量,最终促进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研究认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展高效的乡村建设,必须对农民的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给予充分保证,即围绕农民的文化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在对自身组织机构的资源禀赋、组织目标和文化动员体系下其他组织机构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文化生活中的核心价值理念,确立其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合作伙伴及其组织发展相关的乡村文化理念,展开有针对性的乡村文化建设。
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
作者: 杜瑾  日期:2005-05-01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观念 三农问题 反思 
描述: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沉重话题,这不仅因为三农触目惊心的现实,还因为它是中国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相互纠结的结果和体现因而成了久拖不决的世纪难题。然而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三农是一个我们永远绕不开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因此,三农问题也是目前众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此,关心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最高决策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三农利益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免税免粮这一新举措,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历史性突破和良好的开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或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还有异常艰巨的认识和实践任务,对其失误教训进行反思总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不揣冒昧,怀着对三农问题的执着关切,主要就三农热点缘由、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及出路等方面人们对其所持的观念进行反思。 第一部分:三农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缘由。任何问题成为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大影响。三农问题也是如此,其成为热点的缘由就是三农在中国社会中的基础战略地位和目前问题之严重已危机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大业的继续推进这一严峻的现实。 首先,三农触目惊心的现实是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具体可概括为:农民是当今中国最大、最弱的弱势群体,表现为政治上无任何参政议政、主张自己权力的有效渠道,只能做俯首听命的沉默羔羊。经济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简陋贫乏和艰苦恶劣使其生存时常受到威胁。文化教育的落后和低劣;农业是最大最弱的产业,其从业人员最多,其分布范围最广,遍布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但其生产经营方式的极端落后和脆弱不堪又决定了它是最弱的产业,无力防范自然灾害的侵害;农村是典型的穷乡僻壤。其闭塞落后,凋敝不堪,与城市形成极鲜明的反差。 其次,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三农是我们永远绕不开话题。其一,三农之于中国是我们永远抹不去的根和魂,它承载了中国荣辱兴衰的全部历史。我们的先祖都是从事农牧渔猎的广义上的农民,中国五千年历史,其中四千年是雄踞天下首位的农耕文明,它构成了整个华夏文明的主脉基调,成了人类史 6 上农耕文明存续时间最长、发展形态最完备、成就最辉煌的典范和奇迹。没有 三农,中国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内容和特定内涵。其二,三农又是中国现在未来 命运的决定因素。三农的贫困导致了目前整个经济的低迷和社会全面发展步伐 的迟缓。中国的现代化若撇开三农就成了不可想象的空话、假话和大话。 第二部分:三农问题的实质和根源。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农的日益贫困 和不断被边缘化问题。其根源就是城乡不平等的二元制的沿袭和强化这一现实 制度原因及其背后一系列错误理念支配的结果。制度原因:建国初城乡分制, 核心是在投资分配税负等方面国家优扶城市牺牲乡村,为三农贫困埋下了种子; 改革开放后沿袭此制,并以部门行业严重分配不公的形式加以强化,加剧城乡 分化、三农的贫困。认识根源:对工业化、城市化而后现代化道路的迷信盲从; 对市场经济的曲解误用。 第三部分:三农问题的出路:观念和制度的变革。 首先是观念认识的突破更新:澄清认识误区,确立新的理念。澄清的误区 之一是,要正确认识三农的目标和任务是现代化,而不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涵 义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况的根本好转使人更多地能展现和体悟到生命的 自由快乐,更多摆脱生存层次的异化。所以,现代化与地域、身份和职业没有 必然的联系。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是改变其恶劣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户 籍身份职业的改变和聚居地的变迁,不是靠扩大城市规模和兴建新兴城市的这 种造城运动来解决三农问题。要澄清的误区之二是,竞争并非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根本动力,相反,友好协作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和根本目标。尤其是目 前在竞争与生存紧密相连的情况下,竞争的代价是人的残酷冷漠的动物本性的 张扬,社会关爱本质的泯灭。误区之三是,市场经济并不是政府角色的退出和 无所作为的“超脱”,相反是其角色职责的强化。即维护平等竞争的正常秩序, 更要担当其扶弱济贫的社会救助职责,维护和实现社会的道义良知和公平。三 农问题解决离不开新的理念的确立,其一是确立人本思想,在中国就体现为民 本思想。只有三农的现代化,才是国强邦固的根本。只有从人本思想出发,而 不是只从稳定国家政局的角度出发,才可能积极主动铲除现存的一切不平等制 度,走出“代价论”、先富后富论等偏论谬说的束缚,才可能走出从就业角度寻 求三农出路的迷途,而着眼于三农生存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其二是确立一种新 的文明的政治理念。政治不是过去那种天天抓的阶级斗争概念,但也不是现在
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作者: 方堃  日期:2010-10-01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服务三角”模型 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描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突出,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 全文涵括七个部分即“一绪论、五章、一尾论”。 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厘定和缕析了相关重要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价等。 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依据“总和分”的关系将第一章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研究内容上分开。前者为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相对应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后者则是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 第一章探讨了农民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民需求的类型、强弱、差别以及表达、满足和反馈等机制予以深入的研究;第二章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三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近况及前景,对“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人员配置、绩效考评、激励、职业道德和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第五章从“服务三角”模型的系统标准出发,对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的八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尾论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与现实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和视角新颖。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从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审视,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研究理念和视角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具有新颖性。(2)分析工具和方法先进。本文超越了以具体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对象的“拼盘式”研究套路,以体现现代服务管理特色的“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经验分析、统计分析、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先进研究方法。(3)理论建构独特。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空交汇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亟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国家标准。本文尝试性地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应标准整合到由“农民需求子系统”、“公共政策子系统”、“服务平台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子系统”构成的总体战略之中,这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4)政策建议应用性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做了专题性研究,阐明了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 周美岑  日期:2010-04-26 来源 :西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公共服务 新农村公共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描述:近年来,党中央把“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多举措中,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成为重中之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社会服务,是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一般来说,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有农村公共财政、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农村文化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扶贫开发等。 现在我国在农村公共服务中还存在着国家投入农村公共财政总量不足,公共教育服务落后,公共卫生服务条件差,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成因,也有现实因素,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底子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公共服务总量投入不足、政府职能缺位、农民需求表达不足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基层公共服务部门体制不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长期的、科学的规划等。 虽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发展滞后,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我国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以工哺农,以城促乡”的条件成熟,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具备了现实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支持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政府承担的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责任逐渐加强与明显,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善。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着手,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伟大意义,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分析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研究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条件,提出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遵循符合国情原则,在大量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分析研究。 经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二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三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四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拓宽就业渠道的必由之路;五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应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务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长期目标,以扩大农村公共财政覆盖面为核心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金融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公共服务;第二,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建立多层资、多渠道的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第三,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公共卫生服务规划,加强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行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第四,提高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队伍建设,创新产品和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第五,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第六,推动农村自身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强农民工就业的管理和保护。第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时期继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如何有效进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一是需要编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规划,做到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二是细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人员配备标准、财力匹配标准;三是要有法规制度监督和检查公共服务的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四是要建立与各种标准相对应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和提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为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奠定技术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 吴迪  日期:2010-04-01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 
描述: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闻名的农业大国,在当今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安全大后方的农村既是中国发展的希望,也是影响与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极为关注,连年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目前,农村的面貌大有改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治安有所好转,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在生产发展,“丰衣足食”之后,一方面九亿农民期盼自己能如城里人一样享受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一方面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注入文化动力。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为民所谋,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乡风文明”的农村人文环境。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各级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广大教育、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的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为此党和政府反复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深沉思考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审视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路径,对当下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首先从中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入手,得出文化的内涵,继而对农村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确保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多样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第四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继而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第五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根据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机制进行梳理。有效措施包括:提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视农村教育;加快队伍建设;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加快体制改革等。 本文使用理论联系实际和系统分析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即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其重要性已经被全社会所认同。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一定要服务于广大农民、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一定要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 1 2
Rss订阅